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与科技产业迅猛发展的当下,资本市场正经历着深刻变革,IPO市场的活跃度成为各方瞩目的焦点。
据统计,第一季度,IPO密集申报的趋势逐渐显现,截至4月上旬,年内已有13家企业上会,其中4月上会企业多达5家。对比2024年,2025年一季度受理家数已超过去年全年的2家受理数量,一季度上会企业数量仅约为去年同期25家的一半。但结合目前在审数量仅189家来看,2025年IPO市场整体或呈现市场活力回升、审核流程提速的积极态势。而这一现象背后,是政策与行业发展等多重因素相互交织、共同驱动的结果。
从政策导向来看,监管部门为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极具针对性的政策举措,旨在为IPO市场营造更为宽松、包容的环境。2025年,证监会发布的《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提升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包容性,加大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战略性产业支持力度。
当中明确提出:更大力度支持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型企业发行上市,持续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发行上市。
这一政策调整意义深远,它突破了传统的上市盈利要求限制,为那些处于技术研发关键阶段、虽尚未实现盈利但拥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的企业,开辟了通往资本市场的绿色通道。这不仅为企业提供了关键的资金支持,助力其技术研发和业务拓展,也进一步丰富了资本市场的层次和结构,促进了资本与创新的深度融合。
同时,沪深北三大交易所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全面优化发行上市审核流程,显著提升了审核效率。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过会企业拿到发行批文的时间大幅缩短,较2024年提速明显。例如中策橡胶集团获得注册批文耗时15天。这种高效的审核机制,极大地缩短了企业上市的周期,减少了企业的时间成本和不确定性,增强了市场对IPO的信心,也使得更多企业能够及时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实现快速发展。
行业发展的强劲趋势同样是推动IPO密集申报的核心动力。以人工智能和半导体行业为例,在技术创新的驱动下,这些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市场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蕴含着巨大的投资价值和发展机遇。
在人工智能领域,大模型技术的突破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技术竞赛和产业变革。智谱等企业积极筹备上市,这一现象背后反映出行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对大规模资金的迫切需求。企业需要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实力,优化产品性能,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扩大市场份额。
智谱在冲刺IPO前,凭借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优势和发展潜力,成功吸引了杭州、珠海、成都三地国资超 18 亿元的战略投资,这不仅为企业注入了充足的资金,更为其上市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彰显了资本市场对人工智能行业发展前景的高度认可。
半导体行业同样如此,在全球半导体供应链重构、国产替代加速的背景下,众多半导体企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从处理器架构到芯片制造环节,行业格局正在重塑。Arm架构凭借功耗优势在移动和嵌入式领域占据主导,x86架构面临挑战,RISC-V架构凭借开放标准迅速崛起。芯片制造方面,台积电虽占据晶圆代工市场主导地位,但英特尔等企业也在通过转型和创新寻求突破。在这样的行业变革中,企业需要大量资金用于技术研发、产能扩张,IPO成为企业获取资金、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像昂瑞微这样从事芯片领域的未盈利企业,在众多知名VC/PE的支持下,于2025年3月成为上交所受理的科创板IPO项目,这正是行业发展推动企业上市的典型案例。
然而,尽管 IPO 密集申报展现出资本市场的活力,但市场参与者仍需保持理性和审慎。一方面,回顾过去一年,IPO 市场相对冷清,大量基金进入退出期和延长期,市场退出压力巨大。据清科研究中心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的基金中,包含母基金和直投基金,共计6.46万亿规模的基金进入延长期,9.83万亿规模的基金进入退出期,退出+延长期的基金规模高达16万亿,这一数据直观地反映出市场所面临的严峻退出困境。
如今IPO的逐步放开,虽然为投资机构提供了更多潜在的退出渠道,但市场环境复杂多变,并非所有企业都能在这波IPO浪潮中顺利上市。在当前政策引导下,能够成功上市的大多是那些真正具备核心技术优势、成熟的商业模式和强大市场竞争力的硬科技冠军企业。这些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市场份额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能够满足资本市场对企业的严格要求,为投资者带来稳定的回报预期。因此,企业若想在IPO市场中取得成功,必须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夯实发展基础。
另一方面,对于投资者而言,在选择投资标的时,投资者需要综合考量企业的技术实力、市场前景、财务状况、行业竞争格局等多方面因素。在技术快速迭代的行业中,企业面临着技术路线被颠覆的风险。以半导体行业为例,光子芯片等新兴技术的出现,可能对传统电子芯片技术路线构成潜在挑战,如果企业不能及时跟进技术发展趋势,调整研发方向,就有可能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导致投资者的利益受损。此外,在政策环境多变的背景下,政策调整对企业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时,必须充分考虑这些潜在风险,进行深入的行业研究和企业分析,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以降低投资风险,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IPO 密集申报是政策与行业大势共同作用的结果,为资本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无论是企业、投资机构还是投资者,都需要在这波浪潮中精准把握市场脉搏,深入理解政策导向,密切关注行业动态,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和投资策略,才能在资本市场的变革中稳健前行,实现可持续发展。
宝利投资作为一家专业的投资服务企业,始终聚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半导体芯片等硬科技领域,以全周期、专业化的投资服务,深度赋能科技创新企业成长。未来,宝利投资将继续以全周期、专业化的投资服务,深度赋能硬科技领域,为行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