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利专栏 | POLYSOAR SPECIAL COLUMN

宝利财富专栏 | 强悍!退役锂电池“湿法回收•再生利用”技术,助力环境保护及循环利用

当前,全球对锂电池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由于锂电池的需求量可能超过关键电池组件和原材料的供应量,因此,预计锂电池回收技术会迎来关键拐点。
2023年06月05日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形成了先发优势,成为世界的领跑者。随着动力锂电池需求量的快速增长,新能源电池进入常规更换阶段。

动力电池中含有大量可回收的高价值金属,如锂、钴、镍等。回收后能够产生较大经济效益,大量废旧动力锂电池有望催生庞大的回收处理市场。

 

锂电池回收技术迎关键拐点

行业加速崛起

动力电池是典型的技术、人才、资本密集型行业。当前,全球对锂电池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由于锂电池的需求量可能超过关键电池组件和原材料的供应量,因此,预计锂电池回收技术会迎来关键拐点。

预测称,到2027年,全球由锂离子电池供电的电动汽车市场预计将增长到8,580亿美元。业界认为,全球仅回收了5%的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回收技术的进步、市场高增长潜力和定量的稀有金属,使锂离子电池回收更具吸引力。(数据来自:ACS美国化学会)

在国内“双碳”目标驱动下,新能源动力电池装机量攀升,带动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崛起,行业预计2025年我国动力电池退役量将超过60GWh。同时,动力电池回收也是解决环保问题、补充上游资源的重要手段。

随着新能源电池产业的迅猛发展,进一步研究开发清洁高效、绿色环保并适合大批量生产的回收技术,是实现废旧锂电池无害化和资源化发展的势在必行、刻不容缓。在此趋势下,锂电池回收技术将迎来关键拐点,因需求可能会超过关键金属的供应,因此回收技术将会在弥合这一差距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退役锂电池回收价值巨大

回收再利用技术路径分析

直接回收技术将提高锂离子电池组件供应的安全性,有助于其作为储能液体燃料的替代能源的可持续性,并作为降低人类二氧化碳排放、减缓气候变化的关键工具。从深层次来分析,退役电池具有资源属性,回收价值高,主要体现在以下:

1.资源的稀缺回收价值  

锂是全球电动化重要战略资源,相对更理想的材料、天生的能源金属。标准电极电势低,电化学当量大。锂电池回收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我国锂资源对外依赖的现状。锂电池中含有我国较为稀缺、进口依赖较高的金属资源,可增加稀缺金属的回收流通性,回收价值高。

2.回收的综合经济效益  

动力电池材料需求旺盛、供给紧张,催化钴、锂、镍等金属价格上涨。在目前锂钴镍价格持续上行的背景下,电池回收所得到的金属将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资源价格上涨,推高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经济性。

据宝利财富研究员调查,锂电池回收再生利用技术路径和处理技术,将帮助解决环境污染、生态改善、综合治理等问题。

 

湿法回收成主流技术路线

企业积极构筑核心壁垒

当前,动力锂电池回收技术已受到行业资本的广泛聚焦。动力电池电解材料的回收工艺主要包括物理回收、湿法回收、火法回收。

其中,动力锂电池湿法回收处理技术,是锂电池最常用且成熟的技术。其使用化学溶剂将镍钴锰锂等金属离子从正极材料中转移到浸出液,再通过离子交换、吸附和共沉淀等方式,将金属离子形成无机盐或氧化物,如碳酸锂、硫酸镍、硫酸钴等。该项技术工艺较为复杂,但金属回收率高,纯度高,目前已广泛使用。

从当前再生利用的技术路线来看,湿法回收对金属元素的回收率高,再制备产品的纯度高,已成为业内主流的技术路线。

近年来动力电池回收企业加大技术研发能力,我国动力电池回收技术呈稳步增长趋势。动力锂电池回收行业四大壁垒彰显:

1.渠道壁垒、技术壁垒:

渠道+技术构筑动力电池回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立稳定畅通的回收渠道是回收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回收渠道直接影响动力电池回收企业的产能及回收成本。而回收技术直接影响动力电池的回收率,是决定动力电池盈利的关键因素。

2.管理壁垒、资金壁垒:

动力锂电池回收企业的上游涉及车企、电池厂、储能企业、报废汽车拆解商等,企业自身需要建立回收服务网点、梯次利用等,需要强大的资源整合、管理能力,还需要具有一定的资金壁垒。

 

广东盛祥先发优势凸显

以创新技术助力循环利用

国内锂电池回收头部企业积极践行国家低碳环保、循环经济战略,以核心技术助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广东盛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深耕电池回收产业,具有专业的废物处理经验及资源回收循环利用经验。

其利用创新的湿法分离技术和锂电池回收技术,可以将含锂废料、废旧锂电池材料作为原料,提取具有循环利用价值的物质。公司多项核心技术紧密衔接,搭建循环产业链具有资源综合利用优势。

管理层凭借锂电池回收行业的丰富经验,在锂电池回收领域提前布局,形成锂电池回收技术等核心技术。随着公司回收规模快速扩大,公司作为行业内较早布局的企业之一,具有较明显的先发优势。公司深度绑定锂电池龙头大厂资源,同时与行业实力资本建立了深度合作,具有显著的渠道优势。

据企业高层透露,广东盛祥新材料有限公司于2022年6月6日正式启动试产,专业从事废旧锂电池回收、梯次利用及拆解综合利用业务,建立了一个全面系统的锂电池回收网络体系,打造了华南地区最大的锂电池综合专业回收基地。该项目分为三期,第一期规划年回收利用处理锂电池60000吨,主要产品有10000吨/年锂电池粉体正极材料、5000吨/年电池碳酸锂,6000吨电池硫酸锰。

据了解,新生产线规划计划于2023年下半年投产,年产值预计达到约80-100亿,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可期。